多位大咖齐聚河套,共话“AI+新材料”深度融合路径

2025-03-26

近日,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港科创公司)、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深圳市虚拟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促进会在河套科创中心联合举办“深国资科技论道—2025新材料产业与AI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交流会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会及年会”。

本次活动聚焦AI技术与新材料产业的深度融合,吸引了政产学研各界,以及来自北京、厦门、长沙、佛山等各地参会代表300余位,共话“AI+新材料”深度融合路径。

《深圳先进电池材料及储能行业质量提升服务手册》正式发布。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祖平,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处副处长李剑兰等出席活动,并参加了《深圳先进电池材料及储能行业质量提升服务手册》发布仪式。该手册注重企业的实操,为企业提供包括数字化转型、技贸评议基地、电池护照、精益生产、标准、检测认证等各项促进质量提升的特色服务,对行业的质量提升发挥指南、指引的作用。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陈寿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搭建AI新材料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AI应用场景,挖掘创新AI工具。”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陈寿表示,当天的活动是“AI+新材料”融合系列活动的开始,后续还会有更深入的应用案例,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入“AI+新材料”的工作中,协会将协同政企资源,促进AI和新材料的深度融合,推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

深港科创公司总裁吴寅骁

在会上,深港科创公司总裁吴寅骁全面介绍了河套合作区的历史沿革与战略定位,以及河套合作区重点项目河套壹号、河套公馆的独特优势。他表示,河套壹号在地理位置、配套设施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非常适合参会的新材料企业将其设为全球科创总部,以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同时,作为人才房,河套公馆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完善的生活配套,为新材料领域的青年才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起始点,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利于留住这些宝贵的人才。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

主题演讲环节,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肖劲松解读新材料产业“十五五”创新发展重点与数智化融合方向。他指出,新材料创新发展正在由“跟随型”转入部分“引领型”阶段,强调AI将在材料设计、工艺优化等领域释放倍增效应。

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

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分享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及创新体系。该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坚持铝代铜、塑代钢、胶代焊、芯片材料电芯材料等“三代两芯”战略方向,致力于新能源产业链等领域材料成分研究、材料性能优化、材料成型开发、材料表面处理、材料循环再生,材料测试认证等材料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实现“料—材—器—用”多链一体化发展。

除此之外,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张林分享了AI驱动的分离膜材料发展趋势分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刘淼介绍了“MatChatAI”系统,展示AI驱动的新材料智能研发平台。中国电子云数据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博则建言企业构建“数据-算法-场景”闭环,破解数字化转型痛点。深创投新材料基金部投资总监柳佳楠透露,深圳新材料产业引导基金已启动,将紧密关注“AI+新材料”融合项目。

在圆桌峰会上,行业专家们围绕“AI赋能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展开讨论,提出建立跨领域协同平台、打通“实验室-中试-量产”链条等建议,呼吁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创新生态。

本次“深国资科技论道—2025新材料产业与AI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交流会”成功举办,促进了政产学研各界在“AI+新材料”领域的深度对话与合作,为深圳市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