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深圳校友会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以下简称“河套深圳园区”),开展“河套创想 岭动未来”主题参访座谈活动。来自金融投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岭院校友齐聚河套汇客厅,共探科创前沿生态与校企合作新机遇。
深港科创公司副总裁文略在活动中致辞,他表示,河套合作区作为国家级战略平台,承载着推动深港“双城联动”的重要使命。河套合作区不仅是深港两地科技、产业、金融等多元要素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还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在这里,可以看见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感受国家对于深港合作、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为世界级科研枢纽。
河套深圳园区充分发挥其科创产业生态优势,已经落地了超过200项重点科研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为深港两地的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同时,河套深圳园区还集聚了1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8家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对科研创新、产业转化形成强大动能。
此外,河套深圳园区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红利,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有力支持,极大激发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也为河套合作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深港科创公司副总裁文略
深港科创公司客户经理苏俊翰对河套合作区进行深度解读,详细介绍了河套深圳园区的科创硬核竞争力,跨境通勤便利和全链条科创服务,全面保障科研团队落地需求。目前,园区已建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载体空间,可满足联合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多元化需求。
河套壹号作为河套合作区商务地标,从商务空间到产业赋能,构建全时活力枢纽,成为深圳中轴的封面资产。此外,河套深圳园区为解决科研人才居住配套问题,规划建造了一站式综合体人才社区——河套公馆,预计年内入市。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深圳校友会会长贾保军
在互动交流环节,校友们就资金跨境、数据跨境、人员便利跨境等话题展开探讨,针对性地进行咨询。而这些诉求正与河套深圳园区的政策形成共振:河套合作区组建跨境双币母基金和系列专业子基金,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在深圳园区建设了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实现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互联互通;跨境专用口岸的“一地两检”模式则构建起人才自由流动网络,使科研人员出入境更为便捷。深港两地在河套合作区携手推动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等方面高效便捷跨境流动。
本次活动结束后,校友会组织参访了河套深圳园区标杆企业——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开鸿”)。深开鸿致力于为各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提供基础软件服务,构建“开鸿安全数字底座”,立志成为万物智联时代“国之重器”,其国产操作系统研发成果印证了河套深圳园区“技术攻关-中试验证-产业孵化”链条的有效性。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的粤港澳重大科创合作平台,河套合作区拥有独特的“一河两岸、一区两园”协同机制,构建了高效的产研融合生态。此次参访活动为中大岭院丰富资源与河套深圳园区产业平台的深度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探索校企联合创新、成果转化的长效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