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近两年来,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加剧状况,高温热浪、洪涝、低温寒潮、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包括生存、生命和健康以及财产损失等都一直遭受着极大挑战和风险。《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特别突出地明确了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任务方向。如何在“主动适应、科学适应、系统适应、协同适应”原则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以气候变化教育探索建立起适应机制与行动,不断提升区域内相关方的气候变化协同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
2022年以来,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与伙伴机构联合发起的“一起向蔚蓝”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以培养气候行动“生力军”为目标,持续搭建项目综合管理一体化平台,通过项目式学习(PBL)激发青少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潜能,提供相关行业专家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为青少年创造在更大舞台上锻炼和发声的机会,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下,项目在2024年面向14-17岁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陆续通过政策倡导、专家研讨、培训研学、行业调研、征集评选、集中训练、主题研讨以及成果展示和颁奖等环节,与相关方先行探索区域协同融合应对气候变化的青少年教育实践,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的综合能力,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
经过近四个月的推广征集,“一起向蔚蓝”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2024年共收到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47个项目提案。四位专业评审主要从提交项目是否聚焦在从本地或身边发现的真实问题,所发现的问题或需求是否回应了气候适应,是否在前期开展了调研和讨论,是否充分考虑了包容性参与,以及可能实现落地之后带来的综合收益和长期影响等等角度,并充分考虑了是否参与预报名学习以及提供了其他证明材料等内容进行了三轮综合评估,最终有10个项目团队入围。
这10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已获得“蔚蓝先锋少年”称号,并参与在河套深圳园区举办的现场集中训练营,在开阔视野学习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同时,专家辅导和学习中持续优化和迭代项目,参与现场路演,赢取三个“蔚蓝先锋奖”,获得相关证书和项目落地奖励金,并在与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合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变化教育研讨会上,分享项目、颁发证书、奖杯和鼓励金。在之后持续辅导和跟踪项目落地,提供相关行业资讯并推荐参加其他项目评选活动,推荐参加包括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等相关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和国家相关环境教育交流活动等。
虽然其他团队提交项目也较为优秀,但由于项目未能有效回应“气候适应”方向、缺乏前期调研和具体落地计划、过于依赖AI工具等原因而导致落选。
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2024年6月20日联合举办气候变化主题研讨和教师能力建设培训,在启动年度项目的同时成立“一起向蔚蓝”应对气候变化教育行动网络,并为首批10个试点学校和6个试点单位授牌,部分与会者到石岩自然教育中心访学。
从6月20日至9月15日,开始接受所预报名,在强调三人团队分工的同时引导大家认知气候适应的概念和方向、制订调研计划。提交预报名的团队通过在线学习完成测验后获得电子版本的学习证明。共有18个团队提交预报名。
在7至8月的暑假期间,先后邀请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周兵博士来深圳举办气候变化科普大讲堂,连续开展两场《关于气候变化的10个误解》读书会,到位于深圳福田的“甘泉路近零碳示范社区”交流研学,结合“地球生态超载日”的概念讨论如何从身边促进更多可持续的延迟行动,还在宝安石岩街道举办探索韧性社区的青少年气候变化主题研学营等活动。
在8月初,陆续邀约包括广东省千禾社区基金会、广州市越秀区科莱美特环境保护交流中心、香港STEM教育联盟、中山市小榄低碳发展促进中心、东莞市绿色低碳经济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和深圳市福美信贸易有限公司等在内的39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不同领域机构成为联合推广伙伴,通过各自渠道和资源传播本项目。
10月11日至12日,与深圳市省级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合作举办为期两天的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研学实践专题培训,为52位来自全市各区的优秀初中地理老师提供专题学习机会,邀请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师大和深圳市规划院及生态专家现场培训和问答,辅导老师们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结合到现有课标中,并对现场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指导单位: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
主办单位: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深圳市桃花源公益基金会
承办单位:深圳市小鸭嘎嘎公益文化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省级初中地理学科教研基地、深圳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设计商会、亚洲环保创新论坛等
“一起向蔚蓝”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2024年的集中训练营和主题研讨会于10月26日至27日在深港国际科技园举办。在2019年创建的深港国际科技园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内,占地面积2.9万㎡,总建筑面积23万㎡,由7栋13层商务办公塔楼和1栋9米的多功能宴会厅围合而成,致力于聚焦国际尖端科技资源,打造国际高端项目汇集和人才集聚的中心。
深港国际科技园是一座集智能科技、绿色环保、高效安全于一体的现代化绿色低碳建筑科技园区,也是国内首批通过“一示范(深圳城市更新绿色可持续发展优秀示范项目),双体系(leed体系及well体系绿色建筑认证),双铂金(美国LEED O+M;中国绿色建筑),三认证(国家级绿色建筑认证;深圳市绿色建筑认证;绿色物业三星认证;)”的绿色智慧建筑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