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臺《若幹意見》支持深港科創合作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0/08/07 10:53:33 文章来源:深圳新聞網

來源:深圳新聞網

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關於《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的若幹意見》的政策吹風會。

中央、省、市主要媒體記者參加吹風會。


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出席本次會議並介紹相關情況。


深圳新聞網8月7日訊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黃思淩)8月7日上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了關於《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若幹意見》)的政策吹風會。深圳市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及福田區相關領導和負責人向參會媒體介紹《若幹意見》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深圳園區建設進展及落實支持意見的下壹步工作計劃。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福田區區長黃偉等出席本次會議。會議由市政府新聞辦主任王楚宏主持,20余家新聞媒體受邀參會。

將合作區打造成新時代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典範平臺

會議現場,劉慶生常務副市長首先介紹了市級層面推進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的主要考慮。劉慶生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將合作區定位為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合作平臺,是探索深港協同開發模式,創新科技管理機制,促進人員、資金、技術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重要載體。

中央賦予了合作區“制度創新+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發展的重大功能與戰略使命,深圳市高度重視和非常珍惜,舉全市之力推進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此次市政府制定出臺《若幹意見》,是充分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戰略意圖,緊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從全市層面統壹思想,集合資源,全力支持合作區深圳園區打造國際開放創新中心的最新舉措。

劉慶生還介紹,此次市政府出臺的《若幹意見》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在創新制度的安排上,《若幹意見》充分貫徹中央戰略意圖與工作部署,以政策創新為核心,以國際合作為特色,以深港協同為抓手,將合作區深圳園區的重點工作制度化、常態化、條目化。二是在構建政策支撐上,深圳市主動作為、務實推進,通過出臺《若幹意見》,率先在市級層面構建起全方位的創新政策與保障支持體系,重點在打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上先行先試,在科研項目布局上精心謀劃,在財政資金上有力保障,在空間整備和基礎設施建設上紮實推進,為中央研究制定政策起到鋪墊支撐的作用。三是在加強工作協同上,《若幹意見》的出臺一方面是從深圳市層面集合資源,強化市級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務實推進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另壹方面是加強與香港特區政府的工作協同,進一步提升合作區“一河兩園、協同開發、大幹快上”的良好態勢,同時服務香港經濟多元發展、香港高校躍升發展能級、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將合作區打造成為新時期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的典範平臺。

《若幹意見》站位高、政策新、措施實

針對媒體關註的《若幹意見》主要內容,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進行了解讀。曾堅朋介紹,《若幹意見》站位高、政策新、措施實,共七個部分22條重點事項,從市級層面全面構建支持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若幹意見》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構建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合作區深圳園區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在科研管理上借鑒采用香港卓越高效的制度,對接國際通行規則,以點帶面示範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科研效率提升。《若幹意見》明確堅持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發展,合作區深圳園區將對標香港及國際上最有利於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探索構建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重點工作是探索促進人員、物資等創新要素高效便利流動,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對接國際科研規則,建設5G通信、生物醫藥等新型產業標準規則示範區。

二是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放創新先導區。中央已明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作區深圳園區將在國際化、市場化探索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若幹意見》明確合作區深圳園區將聚焦信息、生命、材料科學與技術領域,合作引進一批港澳及國際化的科研項目與平臺,並且圍繞集成電路、5G通信、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深港優勢產業領域,合作開展核心技術攻關與中試支持計劃,共建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並且支持在移動支付、基因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積極參與或牽頭開展國際標準的制定。

三是構建靈活高效的財政支持體系。《若幹意見》提出設置合作區深圳園區專項資金,加大對港澳和國際科研項目的支持力度;發揮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對深圳園區的統籌執行主體作用,註重市場化運作,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深圳園區的開發建設和科研合作。

四是強化空間保障與基礎設施建設。《若幹意見》明確要堅持“空間優先保障科研需要”原則,加強合作區深圳園區的空間規劃保障,研究制定城市更新及土地整備專項政策,釋放更多的科研空間;支持福田保稅區轉型為國際壹流的高科技園區;加快皇崗口岸重建,實施福田保稅區壹號通道改造工程,為科研人員便利往來深港提供更多的便利;全面推進交通等基礎設施跨境互聯互通,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有效對接。

五是註重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的協同發展。《若幹意見》明確提出合作區深圳園區將全力服務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優惠、充足的科研、科技成果轉化空間,公共科研裝置、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試基地等設施將向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全面開放,把香港高校和科研機構較雄厚的基礎研究能力與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體系較發達的優勢緊密聯結起來,有力支撐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媒體吹風會上,福田區區長黃偉介紹了深圳園區建設情況。


抓細化抓落實抓協同,共迎深港協同創新的新春天

媒體吹風會上,福田區區長黃偉介紹了深圳園區建設情況。他表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小地方有大希望、小空間有大作為。

近年來,合作區實施“四個一”重大舉措,即一個政策支持體系,形成了一個支持園區建設發展的市區政策框架體系;一套創新制度,出臺支持科研發展“政策包”,實施選題征集制、團隊揭榜制、項目經理制、項目評估與淘汰制、同行評議制、政企聯動制6大機制;一批重大項目,皇崗口岸重建實現“三開”,深港開放創新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一支高效隊伍,建立“領導小組+區政府”工作機制,實行周調度,打造充滿激情的團隊。

在“四個一”重大舉措推動下,園區建設實現“三個重大變化”,即空間整備實現重大變化、科創資源重大變化、園區環境重大變化,目前已籌集37萬平方米科研空間,已落地和正對接項目126個,一個現代化、國際化的科技園區雛形已經形成。

談到落實《若幹意見》,黃偉表示,將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落實各項決策部署。

一是抓細化,將《若幹意見》重點工作細化分解成60項攻堅任務,一項項明確責任人、時間表、路線圖,變成一項項具體工作舉措。

二是抓落實。堅持“一周一調度、一周一研判、一周一部署、一周一落實”機制,以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福田保稅區轉型升級等為重點,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

三是抓協同。牢記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初心使命,加強與港方園區協同,加快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福田)、孔雀谷深港創科育成基地、港科大藍海灣孵化港等創新創業基地,共迎深港協同創新的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