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大腦是否可塑?困擾人類已久的腦疾病有哪些最新治療方法?大腦能實現永生嗎?10月18日,第二屆深港科創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諾貝爾獎得主厄溫·內爾、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國家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專家組組長裴端卿等頂尖專家發表相關演講。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出席並致辭。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
本屆論壇主題爲“聚焦生命健康 暢想未來創新”,由市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市專家人才聯合會、深圳大學、深圳先進院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協辦,共吸引近300人參加,近20萬觀衆在線觀看直播。
神經突觸帶來全新可能
演講中,厄溫·內爾教授和葉玉如院士都提到了大腦的突觸可塑性。大腦由上千億個神經元組成,它們互相傳遞信號,指導人們進行各種行爲,而突觸就是神經元互相連接和交流的地方。研究發現,當學習和記憶時,突觸的數量、大小及形狀會有所改變。通過壹定的刺激機制,可對突觸進行調節,內爾教授正在研究其短時可塑性。“不同類型的突觸,在短時可塑性上有不同的個性。”他表示。
厄溫·內爾教授在線發表演講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則在演講中分享道,其團隊成功發現壹種名爲EphA4的細胞,其表面受體就是調控腦部可塑性的關鍵蛋白。這種蛋白能透過控制神經遞質受體的表達量,調節大腦信號傳導的活性。“其實許多神經退化性疾病,均與腦部神經傳導功能障礙有關。”葉玉如提出,EphA4可以成爲研發相關藥物的新靶點,對醫治與認知能力衰退有關的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症,有望帶來突破。
葉玉如院士在線發表演講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大副校長張學記以《從納米傳感到神經科學》爲題,從認識腦、保護腦、開發腦三個層面講述了腦科學簡史與未來。他特別提到了腦機接口,“有人問我,未來是不是可以把計算機的信息直接輸入大腦?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張學記說,通過腦機接口,理論上不僅能爲大腦輸入信息,還能改善大腦運行,保持注意力集中。張學記表示,未來的目標是通過生物傳感器對大腦進行修複,並采取精准醫療,有望讓聽障、失明、殘障患者痊愈,甚至能讓人腦永生。
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西湖大學教授裴端卿表示,無論是東方的“長生不老藥”,還是西方的“生命之泉”,人們對“永生”早有向往。而在現實中,幹細胞治療讓人們看到了細胞再生的希望。
所謂幹細胞,就是壹類具有自我複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壹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具有再生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醫學界稱爲“萬用細胞”。裴端卿談到,隨著時間的遷移,人體細胞會開始老化,而衰老的過程會造成器官與組織在功能上的衰退,那麽延緩細胞的衰老出發點就是幹細胞,這壹方法已應用于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治療。
此後,論壇現場圍繞腦科學開展了壹場峰會對話。厄溫•內爾教授回答了提高腦信息處理能力,改善記憶認知的訣竅問題,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院長王立平解釋了腦認知與腦疾病神經環路中的關鍵基因,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保東就目前臨床治療腦部常見病、多發病的新型療法做了詳細介紹。
爲生命科學科研空間“量身定制”的合作區
據悉,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明確規劃的唯壹以科技創新爲主題的特色平台,致力于打造全球生命科學高地。作爲合作區最重要的活動載體之壹,論壇每年邀請全球頂尖專家建言獻策。去年的首屆論壇以“科創空間”爲主題。隨著合作區建設全面鋪開,“生命、材料、信息”三大發展方向逐漸明晰。據了解,目前合作區深圳園區已經落地及正在引進項目132個,其中圍繞生命科學的項目達到55個,超過總數的三分之壹。
參會嘉賓普遍表示,香港與深圳作爲大灣區最具標志性意義的兩大創新創業高地,資源合作和優勢互補空間巨大,在建設初期尤其需要通過組織以重點方向爲主題的專業論壇、沙龍和工作坊等活動,進行學術交鋒與思想碰撞,從而在攜手打造合作區“未來之城”過程中形成思想共鳴和智慧火花。
據福田區委常委舒毓民介紹,爲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與優秀項目落地,合作區實行了壹系列舉措,不僅真金白銀支持科研項目建設,國際研究機構落地的最高資助可達壹億元,更在管理體制上,爲學科交叉提供好的環境。
舒毓民
合作區發展壹直備受外界關注。2020年8月,深圳市政府重磅出台《關于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的若幹意見》,提出7大舉措22條重點事項,從市級層面全面構建支持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明確深圳將通過政策環境、財政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將合作區深圳園區打造成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放創新先導區,圍繞深港優勢産業領域開展合作,其中生命科學是合作區重點發展領域。
據悉,目前在合作區深圳園區落地的項目,極大提升了合作區深圳園區科研創新含金量。園區在整體規劃階段,研究設計了科學園區的生態布局,盡量滿足機構的科研需求、辦公需求、社交需求和生活需求;在早期空間産品設計階段,也充分考慮了生命科學等不同科學領域對空間層高、承重、幹濕度、潔淨度、噪音、抗震、供水供電、排風排水等方面的要求,熱忱歡迎海內外科學家團隊、科研機構入駐。
論壇最後,深港科創公司董事長王昱文表示,未來將繼續搶抓曆史機遇,積極引進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不斷加大技術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投入的力度,發揮産學研融合的優勢,主動融入全球的創新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