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雙創」火炬 點亮灣區未來 2021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七屆深圳國際創客周啟幕

发布时间:2021/10/21 05:37:51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與深圳,同創造!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和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活力,10月19日下午,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以下簡稱「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七屆深圳國際創客周活動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隆重啟動。據悉,今年的創客盛會歷時一周,按照「1+4+21+N」模式,舉辦啟動儀式、成果展示、創客論壇、創新競賽、線上招聘會等多類活動,形成市區聯動、競相發展,全面展現深圳良好的雙創環境以及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雙創」成果競演 創新活力澎湃

2021年全國雙創周於10月19日至25日舉行。本屆活動以「高質量創新創造,高水平創業就業」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主會場設在河南省鄭州市,並在全國同步開展。



此次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七屆深圳國際創客周活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創新委,福田區政府承辦,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具體執行。當日活動中,全國雙創周深圳會場同步直播全國主會場啟動儀式現場情況。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在致辭中提到,今年的深圳雙創周主會場選擇在河套深港科技創合作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青年是雙創最重要的力量。深圳香港同根同源,深港青年共同創業,是深圳也是粤港澳大灣區雙創最大的特色。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辦雙創周啟動儀式,也是冀望深港創新創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憧憬!」她表示,創新是深圳的重要發展「基因」,對特區發展來講,創新不僅包括原始創新,更在於深港同源的融合創新。希望通過本屆雙創周深圳活動,搭建開放融合、協同共享平臺,開創深港協同創新新局面,為深圳科技創新插上騰飛之翼,繪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美好未來。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深圳作為大灣區發展的橋頭堡,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建設等方面發揮核心引擎作用,為灣區建設提供澎湃動力。




此次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七屆深圳國際創客周活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創新委,福田區政府承辦,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具體執行。當日活動中,全國雙創周深圳會場同步直播全國主會場啟動儀式現場情況。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在致辭中提到,今年的深圳雙創周主會場選擇在河套深港科技創合作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青年是雙創最重要的力量。深圳香港同根同源,深港青年共同創業,是深圳也是大灣區雙創最大的特色。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辦雙創周啟動儀式,也是冀望深港創新創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憧憬!」她表示,創新是深圳的重要發展「基因」,對特區發展來講,創新不僅包括原始創新,更在於深港同源的融合創新。希望通過本屆雙創周深圳活動,搭建開放融合、協同共享平臺,開創深港協同創新新局面,為深圳科技創新插上騰飛之翼,繪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美好未來。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深圳作為大灣區發展的橋頭堡,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建設等方面發揮核心引擎作用,為灣區建設提供澎湃動力。

當天,在新媒體技術、機械舞臺裝置以及智能機器人等高科技道具的映襯下,與會市有關領導與創業者代表們共同啟動了此次深圳雙創周活動。其間,深港兩地創客代表,結合各自創新創業的歷程與經驗,分享了對「創客」的認識與理解。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計算驅動創新的藥物研發科技公司。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公司目前已經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立了一整套先進的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結合的新藥研發平臺,並持續賦能新藥研發實現創新速度與規模的突破。

「創新是珠江奔流的靈魂,激情是特區律動的血脈!我們的成長充分受益於深圳這個『創新、創業、創客、創投』匯聚的大平臺。我們將不斷突破傳統研發的效率瓶頸,力爭讓AI流淌進每一款新藥,讓患者更快地獲得有效治療。」CEO馬健表示。

香港創業青年代表、舒糖訊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何耀威的創業之路,則緣起於自己的家人。「2013年,我的家人被確診為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紮手指測血糖,當時我就有了一個想法,希望研發一款無創傷、無痛的血糖檢測產品。」研發初期,很快便遇到產業化和資金的發展瓶頸。這時,何耀威做出了一個決定:來深圳發展。他相信,這裏能解決他在香港解決不了的問題。

如今,何耀威的概念,已經成功轉化為了產品,他慶幸自己的選擇,並感恩深圳所給予他創業夢想的支持。「這段時間來,深圳和香港也不斷發布各種利好政策。我能感受到深港融合正在進入新的篇章,我相信深圳和香港將在未來的合作中,一定會碰撞出更加精彩而絢爛的火花!」




深圳雙創周 「港味」分外濃

今年雙創周深圳活動按照「1+4+21+N」模式安排,主會場設在福田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據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屆時將舉辦市級主體活動5場,涵蓋啟動儀式、「雙區雙創」互動體驗展、科技引領•聚力創新——雙創融合發展論壇、新時代 新作為——2021中國新青年創業投資峰會、深圳國資國企產業創新中心&改革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以及「創新引擎.創造未來」之河套創新論壇。

此外,活動還將在各區(新區)和各創新示範基地,結合活動周主題和創新創業特點,舉辦「48小時設計創新挑戰營(德國iF設計大獎全球設計馬拉松深圳站)」等21場配套活動,展示豐富多彩的雙創項目的同時,多元化展現全市在雙創領域創新理念與成果,推動創新創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賦能」。

相比往年,本屆雙創周活動「港味」十足,涵蓋多項深港特色活動,全面展現深港創客、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等成功案例,及粵港澳大灣區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創新與創業市場活力的階段性成果。



活動啟幕當日,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主會場的「雙區雙創」互動體驗展,吸引了大量觀眾前來互動體驗,更有不少業界人士點贊。


據悉,該體驗展設置雙創平臺及眾創空間成果互動展區、粵港澳及海峽青年科技成果展區及高質量雙創成果展區三大展區,吸引深圳創新企業、創客機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粵港澳與海峽兩岸創新圈及海外創新領域與團隊,近百個全球創意項目集中且全面展示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精密製造、應用場景展示等領域方面最新創客產品,將新科技應用、新技術場景、新互聯方案內容予以互動體驗。


其中,來自國際量子研究院的電子束光刻機,是體驗展「網紅」產品。據悉,這臺利用聚焦電子束,通過圖形直寫曝光,並在晶片上獲得圖形化微納尺寸結構的高密度高精尖儀器,完全由國內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目前在國內處於完成度最高、技術最領先的水平,有望打破國際技術壟斷,並在量子科技、微電子、集成光學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現場,除了尖端科技,市民朋友還能近距離感受各種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革。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的Robotaxi、深圳智芯微電子科技公司的第三代半導體GaN功率開關芯片 、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的視覺導航工業無人車輛、深圳市火賣科技有限公司頭戴式耳機ANC降噪耳機、舒糖訊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睿糖無創血糖智能穿戴設備……深港企業的創意產品和科技應用,從智能服務到健康醫療應有盡有,令觀者大開腦洞、驚嘆不已。

河套創新論壇,是合作區一年一度的標誌性活動,每年邀請知名專家、學者、投資人進行主題演講或峰會對話。今年,該論壇以「創新引擎、創造未來」為主題,圍繞國資國企改革創新、構建合作區創新生態,以專家主題分享等形式,為社會各界呈現一場高價值、專業性的科技創新論壇,為合作區建設提供國際視野的智力支持,並通過線上+線下形式,擴大活動知名度及合作區科技創新影響力。

據悉,本次河套創新論壇設在深圳國資國企產業創新中心舉辦。作為合作區重大科技創新載體,深圳國資國企產業創新中心此次將與深圳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研究院一起,在本次雙創周期間正式揭牌。



兩地融合創新 發展漸入佳境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是本屆雙創活動的「主戰場」,也是深港創客創新創業的新樂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臺,這裏吸引了大批深港創客在此創業。

由香港中文大學等數名博士創建的顯揚科技,是雙創周活動的「新生」。萌芽於香港的項目,紮根發展於粵港澳大灣區,主要研發並產業化高速高清三維機器視覺系統、智能工業機器人系統,產品目前已成功應用於電器、陶瓷、物流、教育科技等行業,並在多個領域成功替代進口同類產品。

「雙創周本身是打造公司名片、提升知名度的一個有效途徑,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們企業更好地了解到來自各行各業的優質人才以及先進技術,同時促進行業間互動交流,以尋求可開發的項目。」在創始人丁克博士看來,合作區區位優勢突出,深港合作效應互補放大,再加之當地政府提供的諸多政策指導,幫助他們迅速融入了環境,並與客戶和市場建立了有效的連接。「未來,深港合作是大勢所趨,也必然會給兩地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

納德光學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彭華軍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他以自己親身經歷傳遞一個事實:跨過深圳河更有發展空間。該公司旗下品牌GOOVIS酷睿視,是業內公認的超高清觀影XR產品,已暢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在觀影、遊戲、無人機等消費領域應用之外,更在醫療、眼健康、教育、5G直播、軍工等行業被視作有廣闊前景。

「香港擁有大量科技人才與創新力,而深圳則是內地最開放包容的城市。如今,河套的科創環境和氛圍一天比一天好,地理上又離得那麽近,我覺得對香港的年輕人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吸引。」在彭華軍眼中,伴隨2021年度香港施政報告出臺,「北部都會區」等規劃的出世,深港創新合作正在邁入雙向發力、相向而行的新階段。

近年來,伴隨「一區兩園」協調開發、製度創新、空間拓展、科研項目引入、環境提升,合作區發展日新月異,不斷取得新突破。

在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負責人鄧小昆見證了創業者們從0到1,又從1到10、到100的快速裂變。「目前創業工場匯聚的20多個創業項目之中,超過九成是來自香港及深港合作團隊共同組成。3年時間裏,入駐項目團隊成員從最初的58人發展到360人,取得知識產權300多項,獲得融資總額超過3億元。」

據悉,該工場目前已有5家企業產值已從0邁入千萬元級,EDA軟件平臺、新型稀土復合材料等多個項目實現技術突破,為國家解決了「卡掐脖子」問題。



內容來自:深圳特區報
深港科創轉載報道